您好,欢迎访问中国交通文化网!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
/
交通强国战略下的基层海事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交通强国战略下的基层海事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 分类:文化建设论文
  • 作者:admin
  • 来源:2020年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论文
  • 发布时间:2021-08-13 21: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海事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文化引领,深化海事服务能力供给侧改革,助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基层海事文化在海事监管服务过程中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激发广大基层海事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开展本课题研究。

交通强国战略下的基层海事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概要描述】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海事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文化引领,深化海事服务能力供给侧改革,助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基层海事文化在海事监管服务过程中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激发广大基层海事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开展本课题研究。

  • 分类:文化建设论文
  • 作者:admin
  • 来源:2020年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论文
  • 发布时间:2021-08-13 21:52
  • 访问量:
详情

 十九大以来,“交通强国”战略目标不断深化。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海事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文化引领,深化海事服务能力供给侧改革,助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基层海事文化在海事监管服务过程中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激发广大基层海事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开展本课题研究。

一、海事文化定位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对“文化”最早的记载,其内涵既包括了衣、食、住、行、物等生活要素形态,又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意识形态。在建设海事文化进程中,首先要充分认知“文化”,明确其定位,方能成其所往。

《史记·礼书》有云“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太隆。”文化之“文”,指文治,是治理之道。首先是人言之道,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外在表现。中华文明素来重“礼”,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表现出来的是每一个人民的言行举止。其次是人心之道,是指对心中产生的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等方面的影响。在当下社会,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影响力和引领力。再者是人立之道,是指反映到政治和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也是成就个人,促进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文化之“化”,指教化,指“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首先是化物,教化万物使其“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其次是化事,推动事物创新性发展,催生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打造和谐社会。最后是化德,凝聚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全社会良好的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海事文化建设进程中,其定位既要“文以载道”,又要“化成天下”,就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推动文化建设从信念、理念和观念上不断凝聚,最终形成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强大助力。

二、基层海事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基本要求。十九大以来,基层海事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当前的基层海事文化更加倾向于从创建单位本身,甚至是其中一个团队着手,其立足点多数是当前工作需求,缺乏传承性,底子较薄。例如“海”和“海事”之间的关系,“交通”和“海事”的关系等方面,均需要经过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才能直击本源,深入人心。

创新性融合较为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海事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融入新的时代元素,赋予海事文化更多的时代意义。在继承中发扬,就需要更多的创新性融合,诸如“中国梦”“交通强国”“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一体化发展”“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提出,需要不断进行吸收,使海事文化能够与时俱进,真正增强文化软实力。

科学性发展较为滞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容易造成文化发展急功近利的心态,既不尊重自身实际,也不理会传播规律,表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空中楼阁”。应该充分认识到“船到中流浪更急”的现实情况,从急于求成的迫切中走出来,走好挖掘、精炼、沉淀的每一个步骤,还要运用好人民的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海事文化。

三、探索海事文化多重属性

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既包含了静态人文的客观存在,也涵盖了人类活动中的创造意义,即道德化和精神化的思想产物。海事文化同样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不独立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海洋活动等生产行为而存在,反而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具有密切联系,更加与我国的海洋经略史、航海发展史、港口发展史等密不可分。

“海”是所有海事活动的发生地,是“海事”的基础。从“海”字的人文角度进行解读,可以窥见社会发展的背景规律。殷商重贸易,“海”字便形似水中行舟;西周重礼制,金文(水)和(每,母)组成,取“海为泽宗”的初衷;秦统一六国,整合海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海,谓渤海南至杨、苏、台等州之东海也”,海字也统一成了;汉唐主张开放,为方便经济活动,海字逐步从小篆改良至隶书,再改良至楷书,并固定了其结构;北宋时期,科技昌明,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明清主张政权收缩,书法陷于台阁体泥沼,工稳的小楷走向极致。

从“海”的历史维度进行追溯,能够进一步探究海事文化之根源。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的沿海先民便开始了“耕海牧鱼”,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海洋活动。殷商时期,海洋贸易开始出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贝币”作为流通货币出现,直到春秋战国才被“铸币”取代。秦汉时期,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海洋探索开始出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开始出现,此后海洋经济走向繁荣。明清时期,“海禁”频繁,国家对海洋以及岸线的管理进一步收紧,造成了“郑和七下西洋”的盛事与民间海洋贸易凋敝两个极端。近代中国,海权意识苏醒,经过近百年的抗争才再次全面恢复海洋权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海洋经略史再次走向高潮。

从“海”的哲学维度进行考究,方能深度挖掘其精神内涵和道德品质。从字素来讲,海字由水、人、母三个要素组成,道出了海乃水之母,水乃人之母的大义;从字义来讲,“海,水之委也,受万川之泄”,形容其博大胸怀;从自然科学来讲,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孕育了万物;从景色来讲,“海到无边天作岸”,能引得枭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从交通作用来讲,我们“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等等。

海事除了从“海”中汲取文化营养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掘自身的发展历史。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出土“鄂君启金节”,其中的“舟节”载明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船只大小与数量、运载额、运输货物的种类、禁运货物和纳税及免税情况等,是最早的海事管理行为。唐末五代时,吴越王钱鏐重视航海贸易,继续与日本、高丽和阿拉伯地区保持海上贸易,设置的博易务是海事管理机构的雏形。唐宋时期,设立的市舶司是最早的海事管理机构,主要承担“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货”的职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开“禁海”,在中外通商口岸设立海关,结束了市舶历史。1931年1月31日,国民政府设航政局,自此航政与海关分离,航政管理收回船舶管理、船员管理、海事处理等权力。新中国成立后,海事管理逐步从港监、海监向海事发展,明确了“三保一维护”的职责使命。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海事文化还与航海文化、港口文化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航海文化方面,船舶和船员是海事监管和服务中极为重要的对象,在目前海事徽章中“船锚”的元素占据了中心位置,就是与航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除此之外,航海文化中的“通达天下”“探索未知”“弄潮儿”等精神品质均可吸收融合。在港口文化方面,各个港口的地域特征不尽相同,从南海到上海,从香港到连云港,其地理位置、特色产业、发展历史都会带来差异。

四、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基层海事文化建设案例探讨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优秀交通文化传承创新,讲好中国交通故事。下面,以宁波海事局“甬潮”文化品牌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如何凝聚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打造一个底蕴丰富,具有特色,传播力强的文化品牌极为重要。“甬潮”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将大海的历史、大海的故事、大海的品德一一进行关联,形成了“善渊善化、有容有止、致远致公、存信存节、交通天下”的“海德”,为后来的品牌理念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支撑。除此之外,通过“天一阁”的藏书文化,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浙东学术文化、以“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以古今海上丝绸之路为串联的港口文化等地域文化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提出来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指示精神,推出了“甬潮”文化品牌。

“甬”是宁波的简称,“潮”是潮流、浪潮,蕴含博大、进取、创新的品质,寓意时代的最前沿。甬潮,从海事工作的职责、使命出发,紧扣宁波地域特色,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勇立潮头”的时代号召,牢记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的历史使命,契合“忠诚、和谐、开放、卓越”的品牌理念,彰显宁波海事人走在前列争做“时代弄潮儿”的信心和决心。

如何搭建“四梁八柱”。文化建设并不是单纯地打造一个品牌,如同交通强国建设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海事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搭建一个有中心、有重点、有载体、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有效支撑海事“三化”建设。宁波海事文化建设过程中,同样以“甬潮”文化品为核心,对应交通强国建设“九大重点任务”,形成了四大文化支柱。

以安全文化为中心。倡导“开放式”安全管理理念,呼吁回归本质安全,积极推动社会参与海事现场监管,系统推出“消违治本两块牌子”“开放式安检”“阳光查验”“PSC+”等一系列社会参与度和互动性较高的监管模式,提升现场监管水平。建立水上安全监管体系,正式运行水上安全监管重点风险源防控体系和海事(履约)管理体系,实现重点水域重点保障、重点时间段重点管控、重点危险源重点防控。

以服务文化为重点。积极服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等国家省市战略,着力打造“精卫”、“悦航”、“蓝丝带”三大服务品牌,开展结对帮扶、送教上门等服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等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改在前列。

以物质文化为载体。先后建成宁波海事文化展厅等5个展厅及7处文化长廊,制作完成宣传片、形象片、微电影,编印《宁波海事发展史》,并面向社会推出《商渔碰撞事故防范》、《船舶油污染防范与控制》等系列“海事公开课”视频和《船员在船劳动伤害案例集》读本等。此外,还在港口博物馆设有展区,在科学探索中心设有体验中心,建设少年海事学校5所,其中1所为省级少年海事学校。

以廉政文化为特色。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海事系统“五个禁止”指示精神,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政长效机制,打造清廉宁波海事。自编自导自演廉政话剧《家风》荣获直属海事系统青年廉政文艺作品比赛视频类一等奖;“清风漫笔-习近平总书记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廉政漫画在交通运输部机关和全国各地展出,作品被各展馆收藏;作品《廉镜漫笔》、《画说全面从严治党》相继集结出版,其中《廉镜漫笔》获评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

如何做好支持保障。支持保障工作虽然不是文化建设本身,但是缺乏相应的保障,就可能出现“有船无桨”的尴尬局面。在“甬潮”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从四个方面重点加强支持保障,确保了建设进程。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局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机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班子牢固树立“文化铸魂”和“文化育人”的理念,将文化品牌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党组书记亲自带队,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明确目标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将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强化制度建设。2017年7月31日,宁波海事局综合管理体系文件正式发布,共包括管理手册、职责手册、程序文件、须知文件、工作流程图、若干支持性文件和记录样表,涵盖海事监管和服务、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所有非涉密管理活动。经过2年多的体系运行和完善,“按照体系办”的共识已经在全局形成。

强化人才培养。坚持人才兴局的理念,建设宁波海事局人才库,组建一批业务工作室和专业团队,采取“五年跟踪培养计划”“青苗园”“青年学苑”“培鹰计划”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基本实现了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灵活,人才成长空间更加广阔,各类专业人才与宁波海事同步发展的目标。

强化激励机制。加强先进典型培树,印发《宁波海事局内部综合荣誉评选表彰办法(试行)》,构建起涵盖一年度、三年度、五年度等3类周期、9项荣誉的内部荣誉表彰体系,逐项明确评选范围、时间、标准、程序和奖励等内容,为先进典型脱颖而出健全机制平台,培育一批干事创业、岗位争先的优秀标兵,形成争创一流业绩、奉献海事发展的浓厚氛围。

如何做好成果转化。文化建设重在培育,要在实践,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支撑。近年来,宁波海事局在不断强化文化铸局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建设成果落地,凝聚发展共识、培育干部职工、推动宁波海事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形成海事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立足“甬”字,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水平。一方面是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支持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快工作理念和制度机制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开放式”海事管理,推出海事公共服务产品。

紧盯“潮”字,提升创新开展海事管理水平。一是谋定“走在前列”战略路径,明确“两领先、一接轨”的发展目标,形成了11个“强优势”的引领型项目、8个“补短板”的突破型项目和8个“激活力”的保障型项目在内的“1188”工程。二是提升一线综合执法效能,率先完成基层执法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基层综合保障水平,大力推进“一内一外”两个信息化平台建设。三是打造“消违治本两块牌子”,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四大风险源”分类施策,推进海事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聚焦“甬潮”,提升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水平。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四见”工作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加强廉政建设。二是激发创业热情,不断培养职工职业认同感,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先进典型培树。三是浓厚文化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发展共识、锤炼队伍品质,锻造一支干在实处、蓬勃向上的“蓝色铁军。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海事局 赵青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三区22号楼104室(100011)

电 话:(010)65293699      传真:(010)65293981        网站热线:(010)65293581      邮 箱:zgjtwhw@126.com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投稿入口    |    会员登录    |    资料下载

 

底部
微信公众号

中国交通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主办    委托北京中交联合咨询有限公司运维

新网提供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