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交通文化网!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
/
浅谈文化建设在船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斗中的促进作用

浅谈文化建设在船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斗中的促进作用

  • 分类:文化建设论文
  • 作者:江苏省邵伯船闸管理所 季伟国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0 14:4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中的精华被我们视作瑰宝。大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文化,邵伯船闸历来重视大运河文化建设,始终致力于建设先进文化。

浅谈文化建设在船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斗中的促进作用

【概要描述】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中的精华被我们视作瑰宝。大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文化,邵伯船闸历来重视大运河文化建设,始终致力于建设先进文化。

  • 分类:文化建设论文
  • 作者:江苏省邵伯船闸管理所 季伟国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20 14:42
  • 访问量:
详情

     【摘  要】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中的精华被我们视作瑰宝。大运河文化是流动的文化,邵伯船闸历来重视大运河文化建设,始终致力于建设先进文化。文化建设,关系船闸事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其突出作用,就在于它能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邵伯船闸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出色表现,归功于我们的文化建设,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文化的支撑。这种精神文化自发的警示着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参与群防群控,共同抗击疫情,实现了船闸职工及过往船员安全零感染的目标。面对疫情防控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我们坚持以文化引领,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船闸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疫情防控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关键词】文化建设;船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斗;促进;作用

 

       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复工复产,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能否取得“双线”作战的胜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既要确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又要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力争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精神文化是我们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确保实效的关键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彻底打乱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精神文化自发的警示着我们认真研判疫情形势,多举措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参与群防群控,共同抗击疫情,确保了船闸职工及过往船员安全零感染。

       1.提前备足防疫物资。虽说在春节假期,但是邵伯船闸已经安排人员进行防疫物资的筹备,整个闸区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实战状态。

       刚开始,采购防疫物资遇到了困难,医药商店,不少的防疫物资都断货了,防护口罩根本就买不到。负责单位疫情防控物资后勤保障工作的同志动员在医院工作的家属联系药品供货商提供防疫物资,自己也联系多家商户购买84消毒液,共抢购到84消毒液500毫升装的34瓶、5000毫升装的4桶。经过多方协调和不懈的努力,共抢购防护口罩1200只、大小瓶装医用酒精256瓶,塑料喷壶29个,肩背喷壶2个,医用纱布80袋,测体温仪3个,保障单位防疫“弹药”的充足。

      2.闸区全方位防疫消毒。单位工作环境点多面大,为做好闸区全方位消毒工作,我们持续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建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和“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为疫情防控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制定了《邵伯船闸各岗位消毒制度》,告知全体职工做好疫情防控消毒工作。船闸运行现场各岗位都配备了防护口罩、医用酒精及84消毒液等防疫消毒物品,各岗位的防疫消毒工作由在班人员完成。“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和“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的任务是每日安排人员对船闸公共区域及过往船舶进行防疫消毒,消毒不留死角。

       3.控制人员流动聚集。疫情防控的关键就是控制人员流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暂停对外开放船闸,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闸区,并给门卫配备了体温枪,要求给进入闸区的每个人都要测量体温,没有异常才能进入,从根本上减少病原体流入的可能。

遏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就是减少人员聚集,我们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护工作规定》。所有会议通过手机视频方式进行,避免人员聚集。为了让职工有一个安全有序的就餐环境,每日都对食堂做好消毒通风工作,并实行分时就餐制度,避免人员集中。

       4.假期闸区有序开放。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旨归的大运河文化带,邵伯船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大运河永久留下美丽的、绿色的生态资源,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的邵伯船闸,为让百姓对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节日期间,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旅游开放,安排管理人员守住闸区开放的“大门”。

游人在疫情防控管理员的引导下,主动扫取“扬州市健康出行码”,并配合测量体温、佩戴好口罩,做好自身防护,然后有序进入闸区参观游览。“五一”假期,邵伯船闸成为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程的“重要窗口”,游客接待量近万人次。

       二、人们的文化需求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也是江苏交通强国建设十大样板之一,得到了省厅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该项工程坚持污染防治,全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大力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实现辖区沿线增绿增亮增彩,让大运河沿线水体清碧、树木青翠,使之不仅成为绿色“黄金水道”,更是成为扬州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面对疫情防控及绿色航运示范区建设的双重任务,我们认清形势与任务的紧迫感,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难而上、改革创新,大力度推进工程复工复产,以事不避难、连续作战的战斗姿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科学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项目点多面广,有航政艇停靠码头、下游护岸码头疏浚绿化工程、标志标牌及航标工程、右岸护坡及梁家港灯塔筏板基础建设、古今船闸展示室及党建文化广场等工程项目建设。

       这么多的工程同时施工,闸区工程项目上岗人员近百人,管理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召集管理、施工、监理三方人员召开三日例会,明确要求各参建单位克服天气影响,采取必要措施,合理安排各个施工队伍的搭接界面,相互配合,协调调度好人员、材料、机械,对未完成的工程倒排计划,全力以赴,力争在限期内完成下游护岸码头疏浚绿化工程,形成整体效果。同时,有序推进标志标牌及航标、桥梁亮化工程,严格把关质量和安全,打造特色亮点,集中力量做出试点效果。节假日,我们有关负责同志更是与施工人员一起放弃休息,主动扎根施工现场,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对疫情防控、工程安全及质量的管理。目前,水清岸绿船畅河美的建设目标已然初现雏形。

       漫步在古今船闸展示室施工现场,眼前的埭、斗门船闸、二斗门船闸到如今的三峡船闸及国外著名的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模型均已成型,向人们叙述着船闸发展变迁历史。一号闸东侧黄金地段在建的近3000平米的党建文化广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满眼的红色让人心潮澎湃。鲜艳的党旗雕塑迎风招展,党的红船雕塑载着24字核心价值观,昭示着人们沿着红色的革命道路奋勇前进。党建引领文化,文化助推党建,我们把党建由室内拓展到室外,由党员拓展到群众,将党建工作与群众生活紧密融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党建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领人们一心跟党走,迈步新时代。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船闸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色生态”是邵伯船闸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发挥生态优势,做好生态文章,关键在于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8月份,扬州地区晴热高温天气火了邵伯船闸太阳能光伏电站。60KW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日发电量达400度。邵伯船闸作为“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中入选最美的运河地标,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我们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船闸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积极投入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建设,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清洁能源利用、爱绿植绿护绿、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明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1.清洁能源利用成为首选。近年来,我们积极投入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建设,深入探究改善能源消耗结构,降低煤电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降低生产办公能源消耗,尝试可再生能源使用。

我们利用闸区远离市区,占地面积大、阳光充足,具备光伏发电条件的独特优势,全力打造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船闸”。安装在闸区招待所楼顶上340平米的60KW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去年12月份投入正常运行,去年全年船闸闸阀门电机用电量为:一号闸65287度、二号闸52126度、三号闸69422度,合计186835度,日均用电量为511.9度。按此计算,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将超过整个船闸机电设备运行50%以上的用电量。现在清洁能源利用成为首选,我们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同时,闸区照明也逐步改用了太阳能,还在车棚安装电源插座,方便职工电动车充电,鼓励职工绿色出行。

       2.爱绿植绿护绿成为行动。爱绿植绿护绿,让运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近年来,我们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黄金时机,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增强生态功能,爱护好每一寸绿色。我们吸引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参与大运河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我们先后与扬州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林业局及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联合举办“保护母亲河”公益植树活动;与省公安厅和省交通运输厅举行了“党建共建林”植树活动;与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等16位扬州好人开展“好人共建林”植树活动,既绿化美化了环境,又传承了好人精神。通过邵闸人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共栽种各类树木1400余棵,成活率达90%以上,使河堤15000多平米的荒芜之地变身整齐有序的绿色树林,成为人们呼吸新鲜空气的天然氧吧。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好了,来闸区休闲、锻炼、游玩的人络绎不绝。近年来,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推进运河风情小镇建设,总面积1.4平方公里的国家AAAA级邵伯古镇景区与邵伯船闸连成一片,运河文化生态公园、邵伯保卫战纪念馆、大运河遗产区、古镇历史街区、大运河船闸等形成叠加效应,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成为当地居民享受生态福利的好去处。

       3.船上垃圾回收成为常态。安徽货轮上的余姓船长拎着垃圾袋在智能垃圾分类站和污油收集装置前注册专属账户。他说,他和许多船员一样,非常满意当下邵伯船闸在运河水环境的提升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好的做法。

       智能垃圾分类站和污油收集装置于今年6月份安装到位并完成调试,对上下游远调站过往船舶含油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接收并自动称重,每艘船舶都可以注册专属账户,并可以查询累计投放的垃圾和污油重量。垃圾分类站的垃圾箱上分别标注了“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的字样,并且都有典型垃圾分类的文字和图片提示,很方便船员辨识投放。

       如今,船上垃圾回收上岸已经成为常态,成为时尚。繁忙的大运河上有成千上万的船舶在跑,产生的垃圾可想而知,让船上的垃圾上岸,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是组织开展“青清运河”宣传保护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向过往船员广泛宣传,组织志愿者走上船头给待闸船员发放垃圾回收桶,动用航政艇上航回收船上垃圾,党员活动日安排党员清理船上垃圾;二是在方便船员上岸的远调站、闸室两侧以及引航桥上投放了40个大垃圾桶,方便船员在过闸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投放垃圾;三是及时组织人员回收和清理垃圾,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回顾我们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点点滴滴,许多感人的时刻,许多温情的画面让我们铭记。而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有着千百年来传承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具活力的,是我们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动力之源。这种文化的力量,越是在民族危难之际,重大灾情的紧要关头,其作用发挥得越发明显。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三区22号楼104室(100011)

电 话:(010)65293699      传真:(010)65293981        网站热线:(010)65293581      邮 箱:zgjtwhw@126.com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投稿入口    |    会员登录    |    资料下载

 

底部
微信公众号

中国交通文化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主办    委托北京中交联合咨询有限公司运维

新网提供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客户留言
中国交通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