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国航海日“航海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论坛在北京举行。
交通运输部老领导黄镇东、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国际海事组织海事亲善大使徐祖远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主持论坛。昆明市政府副市长孙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中交疏浚董事长周静波,中国船级社总裁莫鉴辉致辞。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等6位嘉宾作主题演讲。
黄镇东结合《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工程建设实录(1978—2015)》的编纂工作,介绍了新中国水运发展的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水运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神。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特别是水运事业,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攻坚克难、奠基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今天,我们迈入了航运强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中国交通运输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回望探索发展的历程,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水运事业的辉煌成就?有很多“里程碑”不能忘记: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宏伟目标。这说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是我们党从执政开始,几代人孜孜不倦、前赴后继,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1973年2月,周总理提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力争1975年基本上改变主要依靠租用外轮的局面”的重要指示;1975年周总理嘱咐我们“争取到1980年建设250—300个泊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8年3月,一份《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设想(汇报提纲)》呈报给国务院,香港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工业区,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1983年,交通部提出了“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的交通改革开放方针,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开放运输市场,缓解了当时交通运输紧张、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1989年—1990年,交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三主一支持”规划设想,明确了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相应确立了“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指导方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走上了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1998年交通部提出了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三阶段”发展战略,据此,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批准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运与港口布局规划》,成为2020年前指导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依据,指导意义重大,开创了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大好局面。
2006年到2008年,交通运输部不断探索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发展现代交通业的“三个转变”和“三个服务”。这两个“三”是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实际,提出的更明确、更全面的举措,确保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个交通”的发展理念,这是交通运输部立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服务好“两个百年目标”,以及结合交通运输实际而明确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交通强国战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成为新征程上交通运输干部职工强大的奋斗动力。
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成事,就没有水运事业的历史性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不能推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就没有水运行业科学的、持续的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发展水运事业的殷切期盼,就没有力量源泉和动力。我们要对实现交通强国的奋斗目标充满信心,走向辉煌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照我们《中国水运史》现代部分有关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表述的史实,可以看出水运行业“精神谱系”的端倪。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时期。这期间涌现出水运职工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安(丹)东水运职工在抗美援朝时期在鸭绿江大桥被炸断后,保障志愿军后勤补给顺利过江;以“海辽”轮为代表的招商局船员起义,成为我国商船队发展的重要基础;私营轮船公司的“南船北归”等壮举;此外还有航海专家金月石、筑港工程和航道专家谭真。
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历史时期。这期间形成的水运精神和典型代表有: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杨怀远“小扁担精神”、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长贝汉廷、雷锋式优秀船长严力宾、抓斗大王“包起帆精神”、“华铜海精神”、“青岛港精神”。之后又有“振超效率”和“振超工作法”创造者许振超、“蓝领专家”孔祥瑞、“港机之王”管彤贤、“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姚泽炎、“全国最佳灯塔工”叶中央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标志着中国人民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涌现出从水手到世界最大航运集团掌舵者许立荣、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洋山精神、张连钢和“连钢创新团队”等先进典型。
此外还有具有水运特色的行业精神,如救捞精神、灯塔精神等。这些先进典型有助于我们对水运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入研究,对于切实做好水运文化的传承和赓续具有重要意义。
翁孟勇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阐述了对“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的认识。
什么是“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答案,我想一定会有不少种。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年轻时读过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形象。故事是悲剧式的,但老渔夫身上反映出那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敢与大自然、命运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中最本源的东西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工程技术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硕果累累,这与我国水运业飞速发展的需求,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从业人员的顽强拼搏分不开,也折射出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对广大水运科技工作者和从业人员的影响和激励。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包括5个方面:
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是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的底色,也是第一位的。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环境最为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水运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始终伴随着争论、怀疑,但我们广大水运工程技术人员做到了,这里不得不说是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感召。
二是海纳百川、善于学习的进取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还是其他水运工程,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跨越式进步,与善于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经验分不开。
三是直面挑战、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转换,不是学来的,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
四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国水运工程技术,从跟跑、并跑,到一些重要领域领跑,充分反映了广大水运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也折射出航海文化与航海精神对行业的浸润影响。
五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取得的巨大成绩,可以说彪炳史册,这背后是交通人默默奉献,“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漫烂时,她在丛中笑。”这是航海精神中的可贵之处。
徐祖远就中国航海日的重要意义与时代价值进行了阐述。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在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丰富了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航海文化内涵,为民族复兴积淀了精神财富。航海日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祖国航海事业的了解,更能够为我国向世界展示和平发展理念,履行国际义务提供更多机会。
当我们步入发展的新阶段,航海事业也担当着新的使命和责任,应在以下6个方面体现航海事业的时代价值:
聚焦航海科技创新,为强国建设服务。最为关键的是能否在智能船舶制造和智能航海上有重大突破,这需要积聚全行业的力量,协调分工,争取走在世界前列。
聚焦航海文化“短板”,实现陆海文化协调发展。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黄土文化与蓝海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必须牢固树立和增强新时代特征的航海文化意识,与黄土文化深度融合。
聚焦海员资源短缺的问题,确保海员队伍稳定。我国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当我们成为全球贸易与航运服务的最大驱动者时,不能忘记这些都极大地依赖于海员的辛勤付出。我国海员在权益保护、提高待遇、体面劳动和职业荣誉等方面要着重提升。
聚焦航海安全,保障海上运输通畅。海上安全的努力是永无止境的。事故的发生不仅带来直接损失,且供应链中断还会带来连锁损失,现代供应链已与世界新经济形成了血肉关系,海上安全已成为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
聚焦和平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理念的构建,必将揭开多国经济联盟的新篇章,必将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我们要以眼观大趋势、胸怀大格局,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大国气度,继续活跃在世界海运舞台上。
聚焦复合型人才培养,赋能航运强国建设。面对新要求、新趋势,对航海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航海素质教育,建立具有海事特色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船员队伍,助推航运强国建设。
来自中国航海学会、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航运安全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发展、从航运物流链看航运文化价值、弘扬郑和航海精神、新时代航海精神研究的思路内容及路径、中华航海精神光耀古今等主题分享精彩观点。
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航海学会、昆明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船级社、中国航海智库管委会、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交通报社有限公司、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承办。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主会场设在北京中国船级社总部,分别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长江航务管理局、大连海事大学、船级社上海分社和江苏分社设置5个分会场。
记者 于淼实习记者 刘雨静 整理